“今天3个项目,我也不知道我要评的是什么项目”“是的,投标人更琢磨不出来了,也不可能来向我们打听了。”这一幕出自“五同”工作机制的侯标室。“五同”机制,让评委们从“被动防勾兑”变为“主动无顾虑”,让参与者都直呼“安心”。
一是从“猜信息”到“隔离墙”,评委勾兑风险被“物理切断”。
三个项目的评委在等候区完成通讯工具封存后,被引导至不同评标室,物理隔离有效切断了与投标人的接触可能。依托江苏省专家库抽取原则:不提前透露项目信息,不单独通知评委,不显示关联标段。评标信息在空间上不仅与评委本人分隔,也与投标人形成有效隔绝。
二是从“分散”到“集中”,见证服务“全域”化。项目交易期间,交易中心启用“智能监控+人工巡查”双轨见证模式。开标室区域,工作人员手持见证记录表来回巡查;监控室里,紧盯高清大屏,连评委翻页、喝水的动作都清晰可辨。现场见证员介绍,以往项目分散,一个工作人员要兼顾多个项目,现在在一个区域,方便多了,效率也提升上去了。
三是从“试运行”到“常态化”,市场信心“看得见”。此次“五同”项目,是《兴化市工程建设项目“五同”交易工作方案》出台后,第三批成功实施的项目,充分验证了流程的可行性,更让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以前担心评委被‘围猎’,现在看到交易中心把‘隔离墙’都建到了评标室门口,我们投标也更踏实了。”参与投标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兴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优化“五同”机制,逐步扩大适用范围,让更多项目在“阳光”下交易,进一步擦亮“兴满易”交易品牌,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文/肖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