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杨如忠个人红色藏馆”创办人、盐城市收藏家协会会员杨如忠,向盐城市收藏家协会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杨如忠承诺,他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书写入党志愿书,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杨如忠现年47岁,是兴化市中堡镇大纵湖村夏庄责任区村民。他并非党员,却以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信仰追求,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雷锋精神成为生命的底色。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思想上入党比实际上入党更重要”这一深刻命题。
思想上的入党,是对信仰的纯粹坚守,是将党的宗旨内化为生命自觉。杨如忠出身瓦工,从物质富足中警醒,在红色精神感召下转向雷锋主题收藏,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深刻认同。他不惧辛劳穿梭于旧书市场、废品回收站,积累3100多件藏品;将老宅改造成免费展馆,走进校园机关传播雷锋故事,即便言语朴实,却以满腔热忱让听众领悟精神内核。这种不求回报的坚守,正是思想上与党同心的体现——他以民间收藏者的身份,践行着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让红色文化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种。
“杨如忠个人红色藏馆”,被中堡镇列为“社会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被兴化博物馆列为“红色教育参观示范点”,被兴化市文物保护中心列为“杨如忠文物史料收藏馆”;被列为“盐城市雷锋文献馆兴化如忠分馆”“盐城市红色收藏委员会兴化如忠分馆” ;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家委员会授为“红色收藏展览馆”。杨如忠个人也被盐城市收藏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家委员会。杨如忠还以藏馆名义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捐助公益事业,为村里修了两段路,资助患病群众,向镇关工委献爱心款;领衔建设村牌楼、村标石,组织并出资编纂村史。
实际上的入党,需要履行组织程序,而思想上的入党,则是对信仰的终身淬炼。前些日,雷锋生前战友冷宽将军听了杨如忠的故事,欣然为藏馆题写“兴化雷锋馆”馆名,不仅是对杨如忠个人的认可,更是对这种“思想入党”境界的肯定。杨如忠没有党员身份,却用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他让藏品成为“星星之火”,让展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这种将信仰转化为行动的自觉,比任何形式上的身份更能体现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反观现实,有些人虽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却与党离心离德,追名逐利、脱离群众;而杨如忠这样的普通群众,虽无党员身份,却以纯粹的信仰坚守,成为红色精神的忠实守护者。这恰如雷锋同志——他以普通战士的身份,用一件件小事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成为“思想入党”的典范。杨如忠的故事告诉我们:思想上的入党,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终身践行,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的自觉,这种坚守比任何外在形式都更接近党的本质,也更能让党的事业生生不息。
因此,思想上入党是根本,它决定了行动的方向与信仰的纯度。杨如忠用半生证明:无论是否拥有党员身份,只要将党的精神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就是对党的事业最坚定的拥护,就是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最坚实的根基。
(顾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