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 王平 刘明
“别生气了,我不该到法院起诉你,我立即申请撤诉,还请你谅解……”“一日夫妻百日恩,咱还有两个孩子,啥也别说了,我也很愧疚,以后有啥难处随时给我打电话。”4月1日,涡阳县凤乾律师事务所“上善若水”调解室内,在律师胡继勇长达四个小时的“干预”下,涡南镇群众李某花(化名)与王某佳(化名)言语时双眼饱含泪花。
时间的指针倒拨在2024年7月,李某花与前夫王某佳因子女抚养问题发生纠纷,互不相让,后诉讼到法院。村法律顾问胡继勇巧用“上善若水”调解法,促成了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行无为”纾解怨气
“我们2019年离婚,孩子抚养费一分钱未出,小孩又在私立学校就读,费用较高……”“我给过她不少钱,虽然没有说是小孩抚养费,但我们离婚了,我为啥要给她钱,虽然近一年没给你,我觉得她完全够用……”纠纷双方各自向胡继勇诉说。
“倾听即大善,倾听当事人的心声,对于当事人来讲,是纾解怨气的最好方法,有的当事人说完了也就没事了。我利用3个小时的时间分别聆听了李某花和王某佳的倾诉,他们各自诉说着自己的‘诉求’和对方的‘是非’,我也对双方诉说的所谓是是非非有了初步的判断。”胡继勇介绍道。“行无为”在“上善若水”调解法中首当其冲,就是闻其诉、察其言、细心倾听,不插话、不打断,以此纾解纠纷双方怨气。
“释善意”共鸣情感
“虽然离婚了,我每年至少给他发8万元以上,还不包括我给她发的‘520元’‘1314元’特殊含义钱,我对她还是有感情的,我觉得我们离婚也是思想不成熟造成的……”“他给我发一些特殊含义的钱我也知道他啥意思,我就想让他来给我认错,其实他也非常爱我和孩子的,我不该对他要求太高,我也应该换位思考!”纠纷双方当事人在胡继勇的引导下分别念起“旧情”。
“释善意”就是引导纠纷双方当事人念“旧情”,分别回忆对方曾经的“好”,调解员充分了解纠纷形成的历史原因、客观现实,找出纠纷化解的突破口,通过“念旧情”升华情感。
“晰法理”理性引导
“王某佳转账证据充足,你也是认同的,如果依据法律认定,这些费用是超过孩子抚养费用的,起诉的结果可能你还要再退回一部分,你自己考虑清楚!”“毕竟孩子由李某花抚养,作为孩子的父亲不能太计较,钱又没花给别人,不是给咱孩子找了条件更好的学校吗?”在胡继勇的进一步引导下,双方当事均低下头,都表示愿意退一步----撤诉、和解。
晰法理,明得失是上善若水调解工作法的第三四步骤,通过晰法明理、平衡利益,找到双方纠纷共同利益点,引导群众以和为贵、包容接纳。
“传大道”文明乡风
“调解一起案件,教育一片群众,引领一起新风,每一个纠纷调解结束后,我们都分析纠纷当事人所作出的让步和努力,‘放大’当事人‘善’之光点,结合好儿媳、好婆婆、好邻居、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宣传好人好事,引导顾问村群众向好向善”胡继勇表示。“传大道”即宣传好人好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向好向善,引领乡风文明。
“‘上善若水’五步经调解法分别是行无为、释善意、晰法理、明得失、传大道,前四步逐步递进,第五步‘治未病’,是将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文化与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秉承‘水到怨纾、善到纷止’的调解宗旨和‘包容接纳、和合共生’的调解理念,引导群众包容、共生,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今年以来,全县1761件纠纷通过‘上善若水’调解法全部止纷于村组,谱写了基层治理的新‘枫’景。”涡阳县司法局局长张雷介绍。
来源:涡阳政法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