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 刘松林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射阳县合德镇人大紧紧围绕法规制定、法治宣传、法律实施“三大任务”,坚持高标准建设,着力高质量打造,不断探索推动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普法工作、人大监督的“三个结合”,努力为基层群众有序参与立法搭建一个全新平台。
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相结合,开通民主立法“直通车”。合德镇人大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服务代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的独特优势,将立法联系点融入代表联络站,加强资源整合,推进规范运转。联系点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公共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条例免费赠阅。联系点负责人常态化坐班,法律工作者定期“坐诊”,人大代表、选民群众随时来访,逐步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征求意见的“议事室”,实现基层群众、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面对面”,让地方立法民意征求直抵基层、直达一线。2025年一季度,合德基层立法联系点围绕《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先后5次组织农村老同志、林业水产专业人士、部分人大代表进行调研座谈、论证座谈,征求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切实将最基层群众的意愿吸纳到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文中来。如联系点收集到群众针对《条例(草案)》提出的“禁止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禁止采伐古树名木,实行原地保护,不得移植”建议,得到上级的肯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应当依法开展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维护湿地生态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对《条例(修改)》出台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立法工作与普法工作相结合,增强法治宣传“源动力”。注重开展“立法中”宣传。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过程,本身也是生动的普法过程。合德镇人大把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等工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广泛引导群众参加讨论,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成宣传、普及法律的过程,营造了法律法规实施以及群众参与立法的良好社会氛围。高度重视“立法后”宣传。将《盐城市绿化条例(修改)》《盐城市电梯安全条例》等法规条例一体纳入中心组学习、周末讲堂学习、人大代表学习,邀请市、县人大专家到合德开展法律讲座,组织法律顾问、人大代表面对面法律分享,依托“乡里乡亲立法议事会”“流动法制广场”“一月一法”微讲堂开展集中宣传。花心思、下力气创新宣传方式,编排快板做好《盐城市残疾人保障条例》宣传。近一年来,共召开各类庭院会80余次,发放盐城市地方法规条例读本1000余册,普法宣传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切实推动了条例内容在合德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入行。积极探索“立法前”宣传。围绕《盐城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2026年立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设置意见箱、意见栏,提前公开向群众征集立法建议,为配合做好市人大常委会相关立法工作打好基础。
立法工作与人大监督相结合,用好法律实施“检测器”。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合德镇人大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协同的原则,充分发挥人大主席团、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的融合作用,加强对法规实施后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全程跟踪。如在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上,合德镇人大定期组织开展企业交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一同参与,听取企业相关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部门在涉企工作时候存在的不足,助推部门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芯飞电子、赛福探伤、明科精密、锡斌光电等10家重点企业,设立了立法信息采集站,聘任企业立法信息采集员,汇聚行业力量,广泛收集涉企法律法规的立法意见建议,形成立法民意征集联动机制,让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和服务企业。
下一步,射阳县合德镇人大将继续完善基层立法点建设,确保立法工作能够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目标。(陆远、孙溪晗、孙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