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周正东
“经过两日的协调,被执行人朱某当场支付3万元,双方当事人就余款达成和解协议。”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法院执行局微信工作群词条闪烁,又一起执行案件顺利办结。
被执行人朱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好友王某借款20万元,在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多次向其催要无果,只好向淮阴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生效后,朱某玩起了“失踪”,王某遂申请强制执行。经调查,朱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时难以推进。
“彭法官,我发现被执行人朱某正在江苏昆山某工业园区上班,请法院尽快来执行……”2025年9月4日15时许,申请人一通热线让案件迎来转机。考虑到路途遥远,出警需要时间,为有效控制被执行人,执行局副局长彭德宝立即将情况层报省高院执行指挥平台,请求昆山法院协助执行。
彭德宝同时带领执行小队迅速出击,于当晚19时33分顺利抵达昆山法院。顾不上奔波的疲惫,彭德宝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沟通还款事宜。
“法官,我愿意还钱,但我现在工资也就勉强维持生活,能不能缓缓,我向亲朋好友筹一筹?”被执行人朱某协商道。在彭德宝的努力协调下,申请人王某也有了和解的意愿,但希望朱某能先支付一部分案款。
夜已深,双方都有和解的初步意向,朱某也在积极联系亲友筹钱,征得双方同意后,彭德宝决定于次日继续协商。第二天上午,被执行人朱某当场向王某支付3万元,并就余款的履行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以顺利解决。
执行不辞行路远,朝朝暮暮又何妨。每一件执行案件的背后,都饱含执行干警的忙忙碌碌、唠唠叨叨、扎扎实实,当事人的认可就是他们不竭的动力源泉,他们也为此一刻不停地奔波在路上……(胡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