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县海通镇:人大代表齐上阵,守护碧水蓝天新生态

2025-06-27 20:08:36    来源:江苏中心    

本网 刘松林

在射阳河畔,几位佩戴着“人大代表”红袖章的身影正在烈日下仔细巡查河道。他们时而蹲下查看水质,时而记录排污口动态,身后跟着技术人员和群众代表——这支“政民协作的巡河小队”,这正是射阳县海通镇人大创新推出的“代表+群众+专业技术人员”河道治理模式的缩影。

河道治理创新,三级联动破难题 海通镇人大在5月启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中,创新建立了河道巡查的“2+1+1”机制,每段河道配备2名人大代表、1名群众代表和1名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巡查养殖尾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平交河道污水四大污染节点。

这一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走过场”式的监督。巡查组通过“**河中巡、河边巡**”的立体化排查方式,在射阳河及支流五匡中沟、射南大沟等河道现场“把脉问诊”,当场交办问题清单。在7月15日的专题视察中,代表们现场约谈职能部门负责人,推动依法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确保“巡出声威、看出问题、改出实效”。

监督手段也实现“双线融合” 镇人大线下依托人大民生实事监督联络站收集民情,线上开通“我来拍”“我转告”平台接收群众实时举报,通过系统排查,上级交办的未销号问题和信访积案被逐一梳理,形成整改作战图,河道治理的痛点被精准破解。


人居环境整治,从点到面焕新颜 当镜头转向团塘村,人大代表们正挥动铁锹清理建筑垃圾,汗水浸透了红马甲。这是海通镇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场景——代表既是监督者,更是参与者。代表们行动采取全域覆盖策略,在主干道沿线集中清理白色垃圾、枯枝杂物 ,房前屋后拆除乱堆乱放,清运积存垃圾,在田间地头推进秸秆“四净”标准。(田间净、地头净、沟渠净、路边净)

夏收季节,人大代表创新推行“网格化清运”模式。他们协调组建6支专业清理队,调配钢叉车、铲车等11台机械,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500余人次。短短一个月内,10个村完成秸秆清运2000余亩,从源头遏制了焚烧污染。

芦鱼港社区则开展“垃圾围城清理”行动。代表们逐户推进,实现从点到线、由片到面的深度清理。社区干部感慨:“红马甲队伍走过的地方,陈年垃圾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主动拿出的清扫工具。”

保卫蓝天白云,铁腕柔情双轨并进 为守护“海通蓝”,海通镇人大打出大气治理组合拳: 秸秆禁烧,代表用方言录制广播,微信推送警示案例,将政策转化为“土话“;工业减排,紧盯PM2.5和优良天数指标,专项监督重点企业 ;烟花爆竹管控:参与全镇网格排查,协同执法队查处非法储存点,跟随宣传车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 。

从河道到农田,从社区到滩涂,海通镇76名人大代表的身影已融入生态治理的每个角落。专项行动开展来,射阳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秸秆实现无害化处理,盐碱地造林新技术更孕育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希望。

“专项行动不是一阵风”,随着“人大代表活动日”“环保微讲堂”*等长效机制落地生根,海通镇碧水蓝天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当巡河代表的草帽再次出现在射阳河堤岸时,沿途村民纷纷加入巡查队伍——一场生态守护的接力赛,已然开启。(射阳县海通镇人大供稿)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xsldjc.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5109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