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育英才 老子故里展担当 —— 江西财经大学涡阳籍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侧记

2025-08-22 15:43:39    来源:安徽中心    

本刊 网 蒋庆章 通讯员 周鹏岳

坐落在革命圣地南昌的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校园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仿佛浸染着革命先烈的热血,承载着他们的殷切期许,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荣光。在这所培育无数英才的学府里,“信敏廉毅” 的校训深入人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勇前行。

15443294892287214_33.jpg

图为李若涵与社区居民子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今年暑假,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音乐学院 2024 级学生、校级 “优秀团干” 李若涵,带着学校的嘱托,怀揣着返乡报国的梦想,回到了阔别一年的老子故里 —— 涡阳县,投身于为期 56 天的 “返家乡、致青春” 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她以青春作笔,以行动为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赞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当好一名 “志愿者”: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足迹

7 月 3 日,历经上千里的旅途奔波,李若涵一抵达家乡,便顾不上舟车劳顿,匆匆放下行李,手持学校团委的介绍信,马不停蹄地赶到涡阳县星园街道报到。根据组织安排,她被分配到了县里最大的社区 —— 五里湾社区。

当她轻轻敲开五里湾社区党委书记张国庆的办公室门时,眼前一片繁忙景象。社区 “两委” 班子成员围坐在一起,正热烈地讨论着 “乡村振兴” 方案的落实细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期待。张书记得知李若涵是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后,热情地招呼道:“快,小李同学,我们正讨论乡村振兴方案呢,你来得正好,年轻人才思敏捷,快来给我们出出主意,一起干吧!” 就这样,李若涵迅速以 “志愿者” 的身份,编入 “乡村振兴” 社调一组,踏上了前往五里湾村的走访调研之路。

在五里湾村,李若涵每日与自然村的干部们并肩同行,走村串户,深入每一个角落。她认真收集数据,详细了解村情户况,将村民的需求和期望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今年夏天,当地遭遇了数年一遇的干旱,农田干裂,庄稼岌岌可危。得知这一情况后,李若涵心急如焚,她积极与村干部协作,多方奔走,协调水利、农机和科技部门,想尽办法为村里解决抗旱难题。她顶着烈日,穿梭于田间地头,查看灌溉设施,帮助村民调试设备,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从未喊过一声累。

8 月中旬,正值水果玉米和西瓜成熟的季节,李若涵又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她连续一周泡在那里,与村民们一起采收,双手被玉米叶划破,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她却浑然不觉。同时,她还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优势,联系城里的超市,为农产品建立购销关系。在她的努力下,一车车新鲜的水果玉米和西瓜运往城市,村民们看着手中的收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称赞道:“小李这个大学生,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信息灵通、办法又多,帮了我们大忙,让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呢!”

当好一名 “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

五里湾村有一位 90 多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名叫池登科。李若涵对这位战斗英雄满怀敬仰之情。今年 5 月 4 日,她特意从南昌买来 “八一纪念章”,怀着崇敬之心前往池爷爷家拜访,虚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她的这一事迹,还被 5 月 9 日的亳州市委机关报《亳州晚报》和 5 月 21 日团安徽省委官方媒体《安青网》以《李若涵:以青春之我,助时代之梦》为题进行了报道,赢得了广泛赞誉。

15452402707885232_33.jpg

图为李若涵在老党员池登科家聆听革命传统故事。

今年 8 月 1 日建军节,李若涵再次来到池登科爷爷家中。她不仅带来了水果、牛奶等慰问品,还精心准备了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她与池爷爷一同坐在沙发上,认真学习书中的相关章节,屋内气氛温馨而庄重。池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我是有着 60 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负了重伤。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让我活了下来,还能第二次重返战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是这份信念,激励着我为国家建设建功立业。”

李若涵被池爷爷的故事深深打动,她恭敬地说:“池爷爷,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是您的小学生,一定会把您的教诲牢记在心。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建党积极分子了,在学校接受了党课教育,我会永远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把革命传统好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临近中午,李若涵才依依不舍地与老爷爷挥手道别。离开时,她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岁月中代代相传。

当好一名 “辅导员”:用爱与责任浇灌祖国花朵

星园街道辖区内,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市级培训学校 —— 匠育良才培训中心。暑假期间,应广大市民需求,学校开办了多个艺术培训班。李若涵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萌生了去学校担任义务辅导员的想法。社区领导对她的想法十分支持,于是,在完成乡村振兴阶段性工作后,李若涵凭借自己音乐学(钢琴专业)的特长,来到了这家培训机构,义务担任起了辅导员。

15453683573117776_33.jpg

李若涵在社区培训机构开展现场培训教学。

今年皖北的盛夏,酷热难耐,气温持续飙升至 37 度以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蒸笼。然而,李若涵不畏高温,每天坚持步行前往学校为学生上课。她的脸上挂满了汗珠,衣衫被汗水湿透又风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但她从未有过一丝退缩。有一次,在赶往学校的途中,突然遭遇雷阵大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瞬间打湿了地面,街道上很快积起了深深的水洼。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毫不犹豫地冒雨奔跑,雨水顺着头发流淌,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却顾不上擦拭。到达学校时,她已浑身湿透,但她丝毫没有犹豫,依然坚持上完了两节课,尽管那天班里因大雨只来了两名学生。

在长达 20 多天的培训辅导员工作中,李若涵始终坚守岗位,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她用耐心和爱心,精心指导每一位学生,从钢琴的基本指法到乐曲的情感表达,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结业时,许多家长纷纷拉着她的手,连连道谢,眼中满是感激与赞赏。培训机构为了表示感谢,拿出 2000 元酬金,却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谦虚地说:“校长,我本身也是学生,来这里也是学习和锻炼的,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是我的荣幸,不能收这份钱。”

15454758122396501_33.jpg

图为社区党委向李若涵赠送锦旗。

社区为了表达对她的认可和赞扬,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百年名校育英才,老子故里展风采”。这面锦旗,是对李若涵同学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最高评价和最好奖励,更是她青春风采的生动写照。它见证了一位江财学子在家乡热土上的成长与担当,也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xsldjc.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5109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