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铭记抗战烽火 赓续精神丰碑‌‌

来源:江苏中心 | 2025-09-25 12:26:3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兴化市东北隅古镇大营人民路东侧,塔身呈梯形,塔高19.43米,三面环水,塔园面积2000平方米,远处眺望可以看到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蔡公杰题的“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1个隶书黑色大字。这是无数英雄儿女抗日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我们当以史为鉴,从“历史钟声”中聆听奋进的强音。我们要时刻铭记那段烽火岁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磅礴力量。

历史回望,红色丰碑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从1938年开始入侵兴化,1940年、1941年两度占据兴化城,并从1941年2月至1945年8月盘踞兴化城近5年之久。侵华日军、汉奸及伪军在兴化城乡野蛮、疯狂地烧杀奸淫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惨案,给兴化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兴化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击,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1943年7月23日,兴化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在大营西首海沟河北侧落成。纪念塔铭刻烈士英名严昌荣、朱廉贻等94位烈士,两座烈士墓分别是祭平,兴化县委、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于落成之日组织公祭。时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蔡公杰为纪念塔及牌坊题字“浩气长存”,堪称“兴化抗日纪念第一塔”。1986年,兴化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被兴化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因纪念塔靠近海沟河,边坎塌方。时任大营乡党委、政府经请示上级同意,于1987年4月迁址人民路东侧张家垛。2016年兴化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史料陈列室建成。收集有八路军军报,小口径手枪等史料证件50余件,成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以史鉴今,汲取力量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近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见证了艰苦卓绝的兴化抗日斗争史,具有重要的光荣革命历史教育作用。兴化抗战历史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宝库,是最为珍贵的营养剂,激励着水乡儿女奋勇前行。深入开展抗战历史的学习,对于我们理解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推动事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在抗战的烽火岁月里,无数水乡儿女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英雄的血不会白流。在这古老的土地上,踏着先烈们鲜血的铺垫,步步向前,风雨兼程,共铸中华魂。

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和诱惑,只有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让我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面向未来,发挥余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首那段波澜壮阔的水乡抗战岁月,抗战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八十载沧桑巨变,但抗战精神永放光芒。作为我们退休的老同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发挥余热,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奋进姿态,传承英烈遗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更加繁荣昌盛、文明和谐、美丽富强的盛世中华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高友常 徐中美 潘云强

 


责任编辑:MR ZHAO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

电话:86-010-50989088

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