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建党群“连心桥”,兴化市钓鱼镇纪委设立每月信访接待日制度,将纪检监察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切实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实现从“被动接访”到“主动问需”的转变。
4月18日,钓鱼镇信访接待点来了不少群众。镇纪委联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坐诊”,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认真记录每一条意见建议,能当场解答的现场答复,需要进一步核实处理的,建立台账跟踪督办。“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和干部们说清楚,效率高多了!”前来反映工程项目未经过正式发包程序问题的村民朱大哥说道。
在接访过程中,钓鱼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的征地拆迁、惠农补贴发放、村级“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建立“红色预警”台账,由纪委书记牵头成立专项核查组,确保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一般问题实行“绿色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共收集问题线索4条,已办结2件,给予处分2人。
不仅如此,镇纪委还注重信访成果转化运用,定期对信访接待日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针对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比如,针对群众多次反映的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问题,镇纪委推动出台《村级财务阳光公开实施细则》,规范公开内容和流程;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廉政谈话,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信访接待日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平台,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钓鱼镇纪委负责人表示,“我们采取谈话提醒、警示教育、完善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如今,每月信访接待日已成为钓鱼镇倾听民声、凝聚民心、化解民忧的重要窗口,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实现了群众呼声变掌声的良好局面。
(孙悦 ) 来源:兴化市钓鱼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