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淮阴成立“老管家”物业纠纷调解室推动矛盾纠纷调解率同比增长36%

来源:江苏中心 | 2025-04-27 16:19:19

本刊、网 周正东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立足基层治理,聚焦困扰城市基层管理和百姓生活起居的物业纠纷问题,成立“老管家”物业纠纷调解室,构建物业纠纷多方联动共解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调解室成立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478件,化解矛盾纠纷236件,深入社区法治宣传 19场,案件调解率同比增长36%。

一是组建一支调解队伍。整合系统内老党员、老公证员、老调解员、老司法所长等经验丰富的专业力量,吸纳在职公职律师参与,组建一支由15名成员构成的“老管家”物业调解队伍。构建“1+N”调解力量体系,以王家营、长江路街道司法所为牵头单位,联合社区老干部、调解员、社区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组建24支调解小组,与“老管家”物业调解队伍形成优势互补,积极调解合同履行问题、服务费用纠纷、终止物业管理、公共财产损毁、侵占公共场地等多种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纠纷。

二是建立一套双向机制。主动对接政府12345热线平台,通过数据共享,精准捕捉群众反映的物业问题,重点关注多次投诉、群众反馈不满意以及疑难复杂的物业矛盾点。针对王家营街道、长江路街道、住建局物业纠纷多发的实际情况,成立三个物业调解小组,通过合理调配专业人员、整合资源,为快速、有效化解物业纠纷提供组织保障。构建三级联动联调机制,推动“物业一件事”的高效处理,实现对同一类物业矛盾的系统性化解。同时,深入小区开展常态化走访,主动下沉服务,收集物业纠纷线索,在矛盾萌芽阶段提前介入调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投诉数量。

三是构建一个调处模型。建立多元化收案渠道,通过线上申请、接待受理、部门对接、下沉社区四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类纠纷案件,依据纠纷性质和特点,精准分流至专业“老管家”调解员处开展调解工作。注重整合多元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仲裁、公证、法治宣传、行政复议等多种职能优势,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对于经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有序的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四是创新一种治理模式。打造“物业调解+普法宣传+社区监督”全流程服务链条,探索建立8个社区设立巡回调解岗,组织调解员定期走访社区,全面开展排查预警、法律宣传、纠纷调解工作,提升调解工作的综合效能。构建“复杂纠纷”高效协同机制,启动“社区 + 部门 + 专家”联席调解,发挥社区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提供基础信息和群众诉求;相关职能部门凭借专业政策和执法权限,为纠纷解决提供政策支持和行政保障;行业专家从专业角度,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建议,三方协同发力,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复杂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置。(葛雅 惠敏)

责任编辑:MR ZHAO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

电话:86-010-50989088

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