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泰兴市虹桥镇“星火童驿”非遗工坊小组活动圆满收效

来源:泰兴市虹桥镇 | 2025-08-21 11:45:13

变化多端的纸翻花、栩栩如生的草编蚂蚱、个性鲜明的京剧脸谱、可以边玩边吃的糖画、还有传统的发簪绒花……一个个神奇而美丽的“非遗概念”,逐渐在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虹福社区“非遗工坊”的小朋友们手中成为妙趣横生的手工艺品。

1145574785111568_33.jpg

(任淑婉        摄)

8月初,虹桥镇未保工作站、虹福社区儿童关爱之家、泰兴市虹润江城社工服务中心共同创设的“非遗工坊”正式运营,首批推出了纸翻花、草编、剪纸、发簪等8个非遗体验项目,链接了草编、糖画、发簪等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提高了“非遗工坊”吸引力。当初参加“非遗润童心、八星伴成长”小组活动的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只有八九个,但随着家长的“口口相传”,最多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总数超过了20人。

11462982926867945_33.jpg

(任淑婉        摄)

“前后8次的非遗体验活动很精彩、很有趣”。非遗工坊的儿童家长谭马平高兴地说,通过老师手把手地讲解指导,孩子们学会了做灯笼、剪窗花,远离了电子产品和游戏;还有糖画,可以玩、也可以吃,对于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特别是草编项目,也让家长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忍不住参与进来、一起动手,搭建了亲子教育的新平台,很有意义。

结合泰兴市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方案和“八星工程”计划,虹桥镇未保工作站、虹润社工服务中心注重把思想融练与非遗传承有机融合起来,坚持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励志教育作为“京剧脸谱”实践体验的“前道工序”,挖掘整理了关羽、包拯等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进行宣讲宣传,以忠诚、清廉滋养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非遗工坊推出的首批体验项目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引导孩子们发现美,通过实践活动去传承美好”。虹福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李翠玲认为,纸翻花的变幻之美、剪窗花的朴实之美、草编玫瑰的自然之美,能够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形态的美。而传统的发簪之美,更能让孩子们重新认识传统的汉服之美和文化魅力。

11475446084445813_33.jpg

(任淑婉        摄)

“这次小组活动的圆满落幕,其实是非遗工坊的真正开端。”虹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未保工作站负责人陆静莹表示,今后将以虹福社区的非遗工坊为主阵地,链接更多的优势资源,引进更为丰富的非遗项目,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机,组织和吸引更多的流动儿童、社区儿童参与非遗体验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群体的人文素养,打造更受欢迎的亲子课堂,丰富“星火童驿”儿童服务品牌内涵。(任淑婉  顾红霞  周丹)

责任编辑:MR ZHAO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

电话:86-010-50989088

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