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精耕”,文化“挖宝”: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走稳乡村振兴“每一步”

来源:江苏中心 | 2025-09-17 16:58:03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立足村情实际,以 “小切口” 破题,从基建、文化、产业三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接地气、见实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 “精培育”:以增收小切口打造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引擎;产业发展,增收是关键先行。施家桥村立足6.4平方公里辖区内5915亩耕地、1500余亩水面资源,走“小而特、小而精”产业路破增收难题:精准布局特色种养,建3400亩雌港河大米基地、80亩葡萄大棚、51亩桃园、1700余亩螃蟹养殖水面,打响品牌、转化资源优势;同时盘活存量,近五年积极流转土地,发包水面,盘活村内厂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2年97.8万元,升至2023年218.02万元(同比增12%)、2024年248万元(同比增14%),人均收入2.8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经济活力。

环境 “微改造”:以民生小切口织密幸福网

乡村振兴,民生为根本宗旨;民生改善,环境为重点基石。施家桥村以 “微改造” 破民生难题,让村民生活从 “过得去” 变 “过得舒”。基础设施升级上,完成 20 户厕所改造,改造1户五保户危房,改善居住卫生,扩建公益性墓地,修缮道路桥梁,维修路灯,保障出行安全,水环境治理中,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清除淤泥垃圾,畅通水系;搭建生态护岸、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让河道焕发生机。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组织村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美丽菜园。这些 “微改造” 精准对接村民多元需求,织密民生保障网,为施家桥村乡村振兴注入温度,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化 “深挖掘”:以特色小切口激活 IP 力

乡村振兴,文化为独特标识;文化铸魂,彰显乡韵魅力。施家桥村未满足于仅依靠AAA级施耐庵陵园“等客来”,而是以“水浒文化”为小切口,聚焦“水浒研学”细分领域,打造并获批兴化市中小学研学基地。孩子们在此沉浸式感受水浒文化,让静态资源变为动态教育体验;研学团队入驻还带动餐饮、住宿消费,深化“施家桥=水浒文化”IP形象。这种深挖本土文化的“小切口”模式,既规避文化振兴同质化,传承地方文脉,又为乡村文化产业拓新空间,实现“文化育民”与“文化富民”双赢。

新垛镇施家桥村以 “小切口” 推动 “大变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个个 “小变化” 中不断增强。未来,施家桥村将继续立足村情实际,深耕 “小切口”、做好 “大文章”,在产业升级、资源挖潜、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高美煜)

责任编辑:MR ZHAO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

电话:86-010-50989088

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