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秋分赴隰县:窑院暖意长

来源:山西中心 | 2025-09-26 11:49:12

秋分,是季节间一场温柔的交接。当第一缕秋风轻吻大地,世间喧嚣悄然沉淀,大自然正以红黄为墨,绘就一幅绚烂的秋日长卷。

隰县坐落在山西西南部,吕梁山南麓、黄河东岸,素有“中国梨都之乡”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兴盛的梨果产业,早已声名在外。带着这份憧憬,2025年9月23日秋分这天,我跟着隰县籍好友游之,还有他的儿子游山石,一同奔赴他们的老家——隰县黄土镇黄土村。

早上十点半,车子刚驶离市区,就听见游之的母亲给孙子游山石打来电话,反复叮嘱“路上注意安全”。约莫半小时后,电话再次响起,还是奶奶的声音:“你们到哪儿了?”电话里的叮嘱带着急切的期盼,字句间都是盼着儿孙早归的心意。

一点四十分,当车子稳稳停在院门口时,山石的爷爷奶奶早已站在门前,手搭着凉棚朝路口望。我们刚下车,简单寒暄两句,奶奶便拉着孙子的手,迫不及待地往院里引。

进了院门,六孔古香古色的窑洞映入眼帘,窑前是两米宽的硬化走道,院子的三分之二都种着蔬果——韭菜、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挨挨挤挤,花椒树、枣树与梨树错落其间。不用多问,便知游之的父母定是勤劳肯干的人,把日子过得这般生机勃勃。

走进他们居住的窑洞,更让人惊喜:窗明几净,床上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透着军人般的规整;沙发、茶几摆放错落有致,各类物件收拾得井井有条,连一丝灰尘都难寻,让人倍感清新舒畅。

老人家早已泡好红茶,端来让我们歇脚。闲聊间得知,游之的父母都是退休教师,父亲早年还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后来因工作出色,升任黄土镇中学校长。那几年,黄土镇中学的成绩不仅稳居全县第一,更是跻身全省前列。

我好奇游校长为何能带领学校取得这般成绩,游之笑着说起往事:“我父亲最看重的是如何解决教职员工的困难。有一年,教育局给了他一个一级职称的名额,他转头就给了学校资历老的教导主任;教育局没办法,又补了一个指标,他又让给了别的老师。就这样来回四次,直到第五个指标下来,教育局人事股的人索性亲自上门,悄悄帮他填了表,才总算解决了他的一级职称。”这样的校长,难怪教职员工都愿尽心竭力。

聊天时,奶奶的注意力总在孙子身上,时不时问起:“最近身体怎么样?”“学习还跟得上吗?”“大学毕业想往哪方面发展?”句句都是藏不住的疼爱。游之还悄悄告诉我,即便他们早已工作,父母每年仍会主动支助孙辈的学费,从未断过。

不知不觉已到下午四点,为了赶回路程,我们不得不动身返回省城。没等我们动手,两位老人早已趁着闲聊的间隙,把车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隰县的玉露梨、刚摘的红枣,还有院里种的新鲜蔬菜,每一样都是沉甸甸的心意。

秋分过后,昼夜温差渐大,气温日渐转凉。但那天在黄土村的窑院里,我分明感受到,父母对子孙的爱,从不会随季节降温,反而如窑洞里的暖光,岁岁年年,暖意长留。(加因锁)

责任编辑:MR ZHAO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

电话:86-010-50989088

京ICP备2024046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