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周正东
“跑单最怕三件事:手机没电、口渴难耐、小孩放假。现在有了‘工惠圈’,这些烦心事工会都替咱想到了、解决了。”近日,在淮安区万达广场工会驿站,外卖骑手小孙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共同感受。如今,“暖心无忧”正成为淮安区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新底色,其背后是淮安区总工会精心构建的“工惠圈”服务网络在强力支撑。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总工会温“新”服务持续升级,致力于将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工会“大家庭”。淮安区总工会以“工惠圈”为品牌,串联起康乃馨服务站、司机之家和工会驿站等站点,构建“15分钟可达”的便捷服务网络,“兜”住劳动者最迫切的基础需求。临时休憩、冷热饮水、食品加热、手机充电、读书看报、法律咨询、应急药箱、补胎打气……劳动者“在路上”的燃眉之急均可一站式解决。外卖小哥张爽的体验就是最好证明:“10%电量进去,100%笑容出来,比快速充电还暖心!”
“工惠圈”的服务不止于夯实硬件基础,更在于精准回应劳动者深层次关切,传递“家”的温暖。暑期“小候鸟”爱心托管班,让孩子增长知识,缓解职工子女照护之忧;每季度举行集体生日会,用暖心陪伴增强职工集体归属感;实用的免费健康体检,守护职工健康。快递员朱晓丽笑着说:“以前最怕娃放假没人看护,现在倒怕娃在暑托班玩得不肯回家。”
“工惠圈”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加油站”和“充电桩”。技能培训课堂、学历提升通道、安全知识讲座、心理辅导支持、法律维权窗口“一圈通办”,助力劳动者职业发展。职工席春花通过参加“求学圆梦行动”提升了学历,捧着毕业证,工会又给她发了补贴。她感慨地说:“干物流快递行业也能一路‘充电’,最终圆了大学梦,以前想都不敢想。”
“工惠圈”的魅力,在于它增强了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让互助共享在“圈”内蔚然成风。外卖骑手化身“流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上报安全隐患,参与城市治理;快递员担任“安全宣讲员”,在站点分享安全行车经验;货车司机频上“微讲堂”,倾囊相授安全技能。“被城市温暖点亮的人,正用自己的光点亮‘圈’。”淮安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份从受助者到贡献者的转变,让“工惠圈”真正成为了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
淮安区总工会将持续深耕“工惠圈”,织密服务网、深化暖“新”举措、畅通赋能途径、激发主人翁意识,确保每一个服务站点都随时敞开大门、每一份温暖关怀都常在身边,随时欢迎奔忙在路上的人进来歇脚、充电、再出发,让温暖续航,让“归家”成为常态。(杨玉洁 秦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