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在施工人员的操作下,位于兴化市沙沟镇古镇区新大街居民张福根家的自来水入户水管接通。拧开水龙头,水流哗哗成柱。
“冲劲不小呢!”张福根的老伴钟兰银激动地说,“太阳能也在汩汩地上水了呢。”
张福根、钟兰银夫妇年近七旬,住在临街的两层小楼里,一楼经营“张氏阳春面”,二楼住宿。“楼上放不到水,只能到楼下洗漱,平时和面用水需要用水缸接水存着,太阳能也要等到凌晨三四点才能上到水。”钟兰银说,现在政府帮换成了新管网,他们生产生活用水再也不用担忧了。
“张福根、钟兰银夫妇的心声,是古镇区2010户家庭的共同心声。”沙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钱怡说,沙沟古镇区总面积约10公顷,古宅老街阡陌纵横,已跨越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此次,对古镇区供水设施体系提升,不仅彻底解决古镇区供水管网老化、水压不足等民生痛点,让居民用上“放心水”,也使古镇景区的客栈、酒店等场所经营用水无忧。
据介绍,沙沟古镇区现有住户2010户,铺设的自来水管道系上世纪80年代初,距今40多年。水管老化、破裂,品质低,水漏损率高达40%。同时,由于水管老化,不能增压,致使居民用水成为最大的民生短板和痛点。同时,由于系古镇区街巷小、住户密度大,投资大、工作量大。
今年2月,兴化市启动农村供水设施体系提升工程,旨在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升级农村供水设施体系,实行全市一体化供水管理,让广大农村居民用上“放心水”。
兴化市将沙沟古镇区列为农村供水设施体系提升工程试点,并在3月份启动实施。兴化市城投公司为实施主体。
全面升级管网是内容之一。针对古镇区施工难度大、要求高,兴化城投公司通过招标遴选了经验丰富的本地常丰建设工程管理公司作为施工单位。该公司招募了30名水工、瓦工等有“兴化工匠”资质工匠为施工人员,经过120天的奋战完成了工程任务。
“工程不复杂,但必须用心。”常丰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焕龙说,古镇区铺的都是仿古砖、透水面包砖,挖掘机不能入区作业,他带领员工先是清理出砖块,然后再挖沟,布管,土方回土填,路面混凝土垫层,再复原铺上砖块,高低平整度与原地面一致。
记者行走在长长的姜家巷,若不是新安装的入户新水表井盖,和施工员提醒,真的看不出开沟埋管、重新铺砖的痕迹。姜家巷最窄处只能容两人会面。为不影响住户出行,施工队就采取单兵作战,跪地刨土,每做一段,腰腿就酸麻不已。
为契合古镇区建筑风格,施工队还根据当地要求,在铺设时将透水面包砖换成仿古砖。
“这是安装的水流量计。”在每条街巷首端,记者发现几乎都有一个圆圆的水流量计表井。兴化市供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许晓庆说,流量计是供监察水运行的流量表,通过这个表,就能看出所属巷供水及用水情况,也可据此判断水漏损情况。
许晓庆介绍,此次工程全面升级了大道主管、巷道支管,以及入户管,是主脉、支脉和毛细管的全面焕新。对所有管,采用的是新型高质环保管材。同时,还把物联网智能水表安装到户。该智能水表实现了自动抄表、数据无线传输和后台智能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让水的动向变成“物流快递”,随时可以监测水量水压,减少供水漏损率,让居民用水更有保障。
为配套消防安全,在此次沙沟古镇区供水设施体系升级工程中,还科学布局了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系统29套。
“水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活的重中之重。”兴化市城投公司副总经理、兴化市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中海说, 此次沙沟古镇区供水设施体系升级工程累计投入达600万元,采用的都是顶格材料,先进的系统,今年,该市计划投资1亿元,还将对部分乡镇供水隐患段实施管网升级,以及改造8座增压泵站。未来三年,将全面完成全市农村供水设施体系升级,全面更换食品级PE饮用水管,实行全流程智能化管水,大幅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据悉,近年来,兴化市自饮用上长江水,逐步摒弃了原先由兴化城市供水公司向乡镇“卖水”的分级管理体制,实行了由兴化市供水公司一体化管理。
魏昕 梅立成 顾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