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 杨玉宇
近日,正值芍药花盛开,记者踏入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扬春村褚扬农场芍药园,那一片片芍药花丛,仿若踏入了一个粉绿交织的童话之境。微风轻拂,芍药花枝轻颤,像是一群身着霓裳羽衣的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那层层叠叠的花瓣,或粉如霞,或白似雪,或红若火,相互簇拥,交相辉映,似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浪漫与温柔。
芍药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所承载的那份情感。
人们看到这个盛开的芍药花,似乎又想到了她的主人褚攀。按专业,她是一个工程造价师。按条件,她在无锡干消防工程小有成就。虽然她一直在无锡工作二十多年,但她一直不忘父老乡亲,关注家乡的发展,自己在无锡奋斗的同时,拿钱为家乡修路,装路灯!她深谙与其“受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努力为家乡人民探索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六年前,她怀着这份浓浓的乡情,绝然舍弃城市优越生活,孤身从无锡返乡创业!她尝试种植芦笋,百合,最终决定从种植中药材,人们健康开始,她希望用粮食推动中草药,以中草药带动粮食发展。一年四季,她风里来雨里去,比太阳起得早,比月亮睡得迟。人们对她讽刺者有之,挖苦者有之,劝她打退堂鼓者亦有之。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磨灭她的决心和意志,反而使她更磨练了坚強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诚然,褚攀也知道:隔行如隔山,从工业转行农业,仅仅靠一股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尽快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人。这些年,江苏大学,江苏省南京中医大学,她不知跑过多少次。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并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和掌握种植药材知识,先后种植了丹参,地黄,玄参,决明子,板蓝根,蛇床子,桔梗等等,并逐渐了解常规中药材的基本常识和管理知识,还取得黄桥镇和扬春村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过不懈努力,她的褚扬农场芍药种植基地成为闻名遐迩的休闲农业观赏地,黄桥镇中草药生产基地。疫情期间,她无偿把自己种植的板蓝根,金丝皇菊捐赠给黄桥一线环卫工,为家乡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每年五月白芍花期,无数外地游客前来赏花品味,流连忘返。
几年的艰苦探索和辛劳,终于使褚攀慢慢积累了一些中草药种植技术,看到了中草药与粮食融合发展的希望。她成功的把菊花和羊肚菌相结合做成黄桥烧饼馅,既保健又有营养,使黄桥烧饼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升档进级,纳入健康食品,保健食品范畴。把自己种植的芍药,丹参,金丝菊花,决明子,地黄,蒲公英等中,桔梗药材,做成花茶系列产品,既为当地群我送来一份健康,也为家乡致富踏出一条新路。她也深知,还需要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褚攀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她坚定把粮食和中药材结合起来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实施并稳步推进,人们有理由相信:褚攀带领家乡人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定会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摄影 周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