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承非遗韵 童心话七夕——千垛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

2025-08-30 12:52:28    来源:江苏中心    

七夕临仲夏,清风送雅韵。8月29日上午,由千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妇联共同举办的“巧承非遗韵 童心话七夕” 主题活动在徐圩村芦花里书吧温馨启幕。现场内20余名徐圩村未成年人及家长齐聚一堂,笑语盈盈、暖意融融,在传统节日氛围中实践传承非遗文化基因。

12550268414851046_33.jpg

听七夕故事,品传统之美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引子,用生动的语言、色彩鲜明的PPT为孩子们打开了七夕节的“文化大门”。“七夕为什么要穿针乞巧?”“巧果是什么味道的?”老师抛出的趣味问题,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举手抢答,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知道的 “七夕小知识”。在互动讲解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七夕节的起源与习俗,更感受到了传统节日里蕴含的“爱与团圆”的美好寓意。

12552626857410466_33.jpg

制宋锦折扇,承非遗之韵

最让孩子们期待的,莫过于非遗宋锦珍珠扇的制作环节。“宋锦是咱们中国的‘锦绣之冠’,用它做扇子,既好看又有文化意义哦!”制作指导志愿者一边展示精致的宋锦扇成品,一边耐心讲解宋锦的历史和珍珠扇的制作技巧。分发完宋锦面料、扇骨、珍珠、胶水等材料后,孩子们立刻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专注地投入创作。有的孩子仔细比对宋锦图案,想把最美的部分展现在扇面上;有的孩子认真琢磨珍珠的排列方式,要做出独一无二的花纹;遇到粘贴难题时,志愿者们便俯下身手把手指导,手把手教孩子们固定扇骨、粘贴珍珠,书吧里满是专注的“沙沙”声和欢快的交流声。经过近一小时的精心制作,一把把色彩雅致、缀满珍珠的宋锦折扇陆续完成。

12560732949127954_33.jpg

“我要把扇子送给妈妈,还要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来非遗离我们这么近,以后我还想做更多非遗手工!”在作品分享环节,孩子们拿着自己的“非遗成果”,踊跃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12564113075044518_33.jpg

此次“巧承非遗韵 童心话七夕”活动,不仅为徐圩村未成年人带来了别样的七夕体验,更让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以更鲜活、更贴近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下一步,千垛镇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让传统之美浸润童心,让非遗之韵薪火相传。

黄亚婧

[编辑:MR ZHAO]

相关新闻

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吴家场路1号院邮编:100000电话:010-50989088邮箱:zgsxldjckw@163.com

出版物许可证编号:新出发 京零字 第 海240155号

Copyright © zgxsldjc.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25109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