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兴化市竹泓镇竹一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绿植葱郁,崭新的大桥上车流不息,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 2024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开展以来,竹一村党支部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蝶变,各项工作亮点频出,村部阵地换新颜,民生工程结硕果,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
交通升级:架起发展“黄金桥”
赵家田大桥的通车,是竹一村打通发展脉络的关键一步。大桥动工前,涉及6户村民的房屋拆迁工作一度停滞,有农户担心“住了大半辈子的老宅没了”,有人顾虑“补偿款能不能及时到账”。竹一村“两委”多次召开矛盾协调会,成立 3个攻坚小组,带着拆迁安置方案和桥梁规划图先后十几次登门拆迁户,耐心讲解拆迁政策和大桥建成后的长远效益,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村民房屋拆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大桥建成通车后,村民出行更便捷,区域交流合作、资源流通更顺畅,同时吸引着投资与产业汇聚,为村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赵家田十字路口安装的红绿灯交通信号灯,有效规范了交通秩序。过往车辆与行人在有序的指挥下安全通行,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为村民的出行安全加上了一道坚实保障,也让村庄交通管理更趋现代化、规范化。
道路提质:铺就民生“幸福路”
“以前这路坑坑洼洼,骑电动车得推着走,现在大道平坦笔直,汽车、三轮车、电动车都能双向通行畅通无阻!” 在竹北线维修现场,村民老李边看施工边感慨。2025年3月,借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竹一村启动了竹北线约350米、赵家田以西约600米等破损路机耕路拓宽维修工程,村 “两委” 邀请村民代表组成监督队,从砂石采购到路面浇筑全程参与监督,历经4个月紧张施工,如今道路平坦宽阔,正在等待验收,将承载着村民们的幸福与希望延伸向远方。
生态焕新:守护乡愁“绿色根”
安泰西路的 160 多棵百年香樟,是竹一村的“活化石”,但过于茂密的枝叶也给沿街几十户居民带来烦恼“大白天屋里也要开灯”。2024年12月,村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敲门行动”,挨家挨户征求居民意见,收集到“修剪不能伤主干”“绿化保护与采光需求”等建议,支部据此制定出“疏枝不毁形”的修剪方案,邀请林业专家和绿化专业人员对香樟枝条进行修剪,既精心呵护了珍贵的绿化资源,又巧妙解决了沿街居民采光问题,这是竹一村在生态与民生需求间精准平衡的生动实践,让古老的香樟继续见证村庄的幸福变迁。
2025年3月,兴泓路南延道路环境整治工程成为竹一村的又一亮点。在整治提升过程中,道路两侧精心栽种了 153 棵香樟,整齐排列成两排;70 多株桂花点缀其间,与错落分布的大叶黄杨球、红叶石楠球、金鸡菊相映成趣。2000多平方米的地面播撒了绿色草籽,如今各类花草肆意生长、繁盛葱郁。清风拂过,裹挟着草木与花朵的芬芳徐徐而来,给过往行人带来沁人心脾的惬意与舒适。这些绿植不仅美化了道路景观,还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减少了扬尘污染,如今已变身“绿色长廊”,成了村民散步的“网红打卡点”,让村民随时徜徉在绿色生态长廊。
资源盘活:激活集体“增收源”
“60亩荒田变良田,今年光流转费就增收2万元!”村会计沈明星难掩喜悦。这片曾因地块零散、灌溉不便而撂荒的土地,如今成了竹一村壮大集体经济的“聚宝盆”。2024年下半年,村“两委”牵头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造,积极盘活集体资源,针对村南杨树头片区零散分布的问题,以及六组、七组、十二组村民对土地整合的顾虑,虞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逐户上门、面对面讲解规模化种植的效益与前景,通过经过半年攻坚奋战,60亩荒田蜕变为高产稳产农田,闲置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拓宽了渠道,为村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虞书记坚定地说:“只要能让土地生金、村民受益,再难啃的硬骨头也要啃下来。”
2025年3月,为解决竹一村蓓蕾路、兴泓路“路边站”无公交站亭的难题,村“两委”成员从公交站亭设计,到与国投公司、上级部门的多方沟通协调,目前招标工作即将开展,不久后崭新的公交站亭将矗立在道路旁,为村民遮风挡雨,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温暖的坐标。
2025年5月,为响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充电桩的迫切需求,竹一村经实地走访调研,拟在竹泓镇蓓蕾路派出所院墙内新建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桩,以有效满足电动汽车在公共场所的充电需求。
2025 年7月,赵家田便民停车场项目蓄势待发,这块位于赵家田大桥临街西南、面积约 1600 平方米的梯形空地,建成后可停放30 辆私家车,不仅能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景观,更为竹泓镇乡村旅游蓄势赋能,让外地游客近距离了解竹泓非遗文化魅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
民生守护:筑牢安全 “防护墙”
安泰路的两座闸桥,曾是村民的“心头患”。每到汛期,洪水冲击闸桥桥墩,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影响道路正常通行。2024年8月,竹一村党组织将闸桥修缮加固工程列为重要民生项目,多方筹集资金,邀请专业施工团队进行作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经过几个月努力,两座闸已修缮一新,坚固耐用。如今,汛期来临时,村民不再担惊受怕,道路也能安全畅通,大幅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2025年5月,虞书记站在新落成的村部广场上,望着眼前的日新月异的新景坚定地说:“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在于为村民谋幸福、为乡村谋发展,村民的笑脸,就是我们工作的成绩单。”如今的竹一村,党建阵地成了“红色课堂”,田间地头长出“金色希望”,农家院落飘出“幸福味道”。在党建引领的春风里,竹一村正以更昂扬的姿态,朝着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阔步前行。
2020年,竹一村党总支成立,下设三个网格支部。竹一村拥有制香产业,木制条台、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现有党员62名。党总支定期组织党员围绕“讲规矩,重担当、办实事、开新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和村情实际,不断深化产业升级、乡村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红色党建领航,不断深化“党建+治理”融合新模式,为竹一村改革发展稳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娈鸾 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