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 詹钧名 通讯员 吴远目徐海鹏 吴博泽
近年来,湖北省蕲春县漕河镇飞跃村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通过产业筑基、环境焕新、文化铸魂三大路径协同发力,探索出一条村美民富、风正人和的乡村振兴新路,成为备受瞩目的全国文明村。
产业筑基,激活乡村振兴“强引擎”。飞跃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推行村企共建模式,引进蕲春常青桑葚产业园,大力发展桑葚种植及加工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实现增收。依托园区桑葚深加工生产线,推出桑葚酒、桑葚干、桑叶茶等系列产品。每年春夏之交桑果成熟,这里便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以此为契机,村内顺势开发“共享农场”、休闲垂钓等农旅融合项目,推出桑葚煎饼、板栗烧肉等特色农家菜,形成“农业+旅游”复合业态。借助全媒体推广,在“长江文明·湖北之光”直播中单场观看量突破250万,其特色农产品与乡村风光走向全国。
环境焕新,绘就宜居家园“新图景”。飞跃村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构建“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治理模式。面对村内雷溪河污染难题,村民自筹资金10万元,企业家捐赠5万元,驻村单位省广电局支持45万元,共同完成排污管网改造1200米、河道清淤800米,建成三级净化池并配套共享菜园,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89%。全村拆除违建近百间,改造污水管网7000余米,栽种绿化树木5000余株,修建通组道路3条、村民活动广场2处。创新“旧物改造”模式,利用废弃砖瓦、石磨打造庭院景观120余处,建设共享菜园50亩。通过定期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志愿者清扫及垃圾分类推广等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铸魂,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飞跃村通过“垸场夜话”“微信群讨论”等线上线下形式构建村民自治体系,激发治理活力。在粪污治理、道路拓宽等项目中,村民主动投工投劳,形成“自己家园自己建”的浓厚氛围。红白理事会规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村民胡冬贵家摒弃吹吹打打、大摆流水席的传统模式,以追思会形式办白事,成为新风典范。
飞跃村走出的名医高辉远教授,参与编撰多部医学经典。飞跃村每年以“传承名医精神”为主题,将其事迹纳入党员、干部、村民学习教育体系,厚植崇德尚贤乡风,激发向上向善动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飞跃村组建4支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志愿服务、健康义诊、走访慰问、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30余场。在六进六送暨百姓宣讲活动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村党支部书记高锡文生动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农技专家现场培训桑葚种植,文艺志愿者表演大鼓等节目,医务人员免费体检,深受在场群众欢迎。
此外,飞跃村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依托“三八”、“五四”、“七一”等节日表彰先进,树立群众身边可学可信的榜样,形成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层文化动能。
如今,飞跃村产业兴、环境美、文化浓,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展开。